2021年1-10月,3641個國家地表水評價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6%,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2%,同比減少0.8個百分點,。但不平衡不協(xié)調的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部分地區(qū)城鄉(xiāng)面源污染嚴重、黑臭水體治理乏力、部分斷面水質明顯惡化等問題不容忽視。
15個省份Ⅰ-Ⅲ類斷面比例與年度目標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黑龍江的差距超過5個百分點,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此外,貴州和云南劣Ⅴ類水體比例與年度目標分別相差0.8個和0.5個百分點。
23個劣Ⅴ類斷面(不含自然因素影響斷面),分布在12個省份,其中云南*多,為6個。新凱河公主嶺市斷面(吉林長春)水質連續(xù)10個月為劣Ⅴ類。
15個國控斷面水質明顯惡化(不含自然因素影響斷面),分布在9個省份。其中,河南和山西*多,均為3個。
全國汛期污染強度(指某斷面汛期首要污染物濃度與該斷面該項指標考核目標濃度限值的比值)較大的前50個國控斷面,分布在21個省份,其中,斷面較多的省份為云南(9個)、山西(5個)、江西(5個)。
下一步,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將向相關省級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門印發(fā)預警函,督促有關地方核實情況,扎實推動問題整改。針對部分地方旱季“藏污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等突出問題,指導各地加強斷面汛期水質監(jiān)測和分析研判,開展污染溯源和問題排查,分清各行政區(qū)域責任,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推動解決突出水環(huán)境問題。
本文轉載自中國環(huán)境報社,內容均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予以刪除!